摘要:
2025年已过半,对于面板厂商而言,上半年或是一段繁忙的时间。在液晶面板主业务上,得益于关税备货和国补政策的双重刺激下,...
2025年已过半,对于面板厂商而言,上半年或是一段繁忙的时间。
在液晶面板主业务上,得益于关税备货和国补政策的双重刺激下,各厂商的面板业务迎来不同程度的需求增长。
与此同时,面对新型显示技术的日益革新,与面板技术进入更多创新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,面板厂商也在持续改善产品结构,以多元化技术与应用布局,完善自身经营能力。因此,在稳固主业发展的同时,面板厂商也投入了大量资源到新显示项目的建设当中,为企业未来发展做好准备。
据集邦Display不完全统计,2025年以来,惠科、BOE京东方、LGD、深天马、TCL华星、龙腾光电、友达光电等企业均有新显示项目进入立项、签约、开工、设备搬入、投产等新节点。
这些项目投资金额总和达到了2244.3亿元,项目生产内容涉及LCD、OLED、Mini LED、Micro LED、电子纸等显示技术。
惠科
仅从上表观察,惠科是今年以来在显示项目建设上最为活跃的面板企业。实际上,从去年开始,惠科就已有多个项目进入开工、投产与收尾阶段,包括了超大尺寸MLED COB显示屏生产线、总投资80亿元的电子纸显示模组整机项目以及总投资50亿元的长沙智能制造产业综合体项目。
而在2025年2月至5月,惠科又有5个项目进入签约、开工、投产等状态。这些项目生产涉及MLED芯片,Mini LED背光、直显模组及整机,电子纸显示模组、穿戴设备显示模组,电视、LED显示屏、平板电脑、手机终端等多种产品。
其中,惠科在5月签约落地在南充市的全色系M-LED新型显示芯片基地项目,总投资高达100亿元,设计月产能达100万片,分三期建设,其中一期产能为15万片,主要生产全色系M-LED新型显示芯片。
在2月,惠科在四川绵阳以及湖南长沙的Mini LED背光和模组项目也相继进入开工状态,投资金额分别为50亿元、90亿元。
目前,惠科已拥有多种显示技术产品,包括a-Si TFT-LCD技术、Oxide TFT、Oxide RGB OLED、Oxide LCD、Mini LED等。而从上述投资项目的数量与金额不难看出,惠科正在将更多的资源押注在Mini/Micro LED技术的发展上,看好MLED技术的发展前景。
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惠科再度冲击上市,并在6月30日获深交所受理。惠科股份此次IPO拟募资85亿元,其中25亿元投向长沙新型OLED研发升级项目、30亿元投资长沙Oxide研发及产业化项目、20亿元投绵阳Mini LED智能制造项目、1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。
未来,若上市成功,惠科将获得更多融资资金,以保障其相关显示项目的建设持续推进。
京东方
京东方也在今年积极推进多个项目进度。从项目类型来看,京东方同样在关注MLED技术布局,并持续往产业链上游延伸,未来京东方将拥有完整的MLED技术供应链。
3月,京东方华灿在珠海完成全球首条6英寸Micro LED量产线的产品交付仪式,向客户正式交付COW(Chip on Wafer)、MPD(Micro Pixel Display)产品。
该项目主要生产Micro LED晶圆和像素器件,面向超大和超小尺寸的高清显示场景,用于大尺寸商用显示、AR/VR头戴式显示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等应用领域,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Micro LED晶圆2.4万片组(6英寸片)、Micro LED像素器件45,000kk颗的生产能力。
同月,京东方晶芯科技MLED珠海项目正式量产交付,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,项目规划COB月产能将达到1万㎡+。
MLED技术之外,京东方也在加快OLED产能布局。5月,京东方北京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全面量产,项目总投资290亿元,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,设计月产能达5万片。该产线以LTPO(低温多晶氧化物)和LTPS(低温多晶硅)技术为核心,聚焦VR显示面板、中小尺寸高附加值IT显示面板、车载显示面板等高端产品研发与生产。
同月,京东方旗下国内首条第8.6代AMOLED显示器件生产线业务开始工艺设备搬入。该项目总投资630亿元人民币,设计产能为每月3.2万片玻璃基板,基板尺寸为2290mm x 2620mm。该产线主要聚焦中尺寸AMOLED面板,用于中高端笔记本电脑、平板电脑等IT类产品,同时也具备生产柔性OLED智能手机面板的能力。
除推动国内项目建设外,京东方位于越南的智慧终端二期项目也提前在6月正式量产,该项目总投资20.2亿元人民币,主要生产电视、显示器及电子纸等产品,达产后,越南智慧终端二期项目年产TV终端/显示器终端超1400万台、电子纸终端超5000万台、车载终端500万台以上。该项目将满足亚太、欧盟及北美市场的需求。
TCL华星
今年,TCL华星的大动作不断,持续强化其LCD业务,完成LGD广州第8.5代线的并购,且收购了华星半导体11代线股权,总投资额达254亿元左右。
在LCD业务之外,TCL华星也在推进着Micro LED产线项目工作。
5月,TCL科技透露,TCL华星光电和泉州三安合资创立的芯颖显示已完成中试线建设,正在推进量产工作,同时加大对全彩技术的开发。芯颖显示聚焦基于TFT驱动背Micro LED所需的巨量转移、键合、检测及修复技术上的研究,致力于实现Micro LED显示的规模化生产。
芯颖显示的中试线总投资3亿元,项目基于G2.5代TFT基板的Micro LED技术进行研发。
LG Display
在完成广州第8.5代线产线出售后,LGD继续专注OLED技术的发展策略。6月17日,LGD宣布公司董事会批准投资1.26万亿韩元(约合人民币66.56亿元),在韩国坡州园区建设OLED面板工厂,该项目投资期预计为两年。该投资也是LGD自出售中国广州LCD工厂以来,首次在韩国本土进行的大规模投资。
合肥国显
韩国企业正在加大OLED技术布局,国内显示厂商对于OLED技术也同样重视。例如,合肥国显正在建设第8.6代AMOLED项目,并在今年6月完成首块屋面的提前封顶,且项目主体结构建设进入冲刺阶段。
据悉,合肥国显第8.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总投资550亿元,是全球首条采用无FMM(精细金属掩模版)技术(即ViP技术)的8.6代AMOLED生产线。
项目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,设计产能每月3.2万片玻璃基板(尺寸为2290mm × 2620mm),产品覆盖平板、笔电、车载显示等中尺寸应用领域。
深天马
深天马则在今年完成国内新产线(TM19)的量产,同时也在加大海外产线的布局。
5月,深天马在厦门的第8.6代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(TM19)宣布全面量产,该项目总投资高达330亿元,设计月产能为12万张玻璃基板,其中80万片为a-Si,40万片为Oxide TFT(IGZO)技术,聚焦车载显示、IT显示以及工业品显示等多个中小显示应用领域。
同月,深天马发布公告,宣布董事会同意在新加坡设立两家子公司,并通过两家新加坡子公司在泰国设立子公司,由泰国子公司投资建设泰国工厂,主要从事显示模组生产制造等业务。项目总投资金额为10.8亿元人民币,其中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5.4亿元,由泰国子公司银行贷款5.4亿元。
而在Micro LED技术领域,近日深天马透露,公司合资投建的Micro LED产线已于2024年陆续实现产品点亮、产线全制程贯通,将在2025年逐步具备小批量能力。
据悉,深天马投资11亿元人民币建设了G3.5代Micro LED生产线,该产线是一条涵盖从巨量转移到最终显示模组制造的全流程Micro LED生产线。产线利用LTPS TFT玻璃基板和先进的全激光巨量转移工艺,能够生产出无尺寸限制、可无边框拼接的Micro LED显示产品,可为智能座舱的车载显示提供解决方案。
龙腾光电
龙腾光电在4月底宣布,龙腾光电科技(越南)有限公司已完成生产设备装机调试,项目首片模组产品成功点亮,达到量产状态。该项目总投资约40亿日元(约1.88亿元人民币),土地面积25000平方米,主要生产车载显示面板和工控屏。
越南项目的投产,可为龙腾光电提供更多策略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关税问题,分散供应链风险。
友达光电
4月2日,友达旗下子公司达擎与元太科技签署投资条件书,拟以资本额新台币3.9亿元(约合人民币9300万元)设立合资公司,将于友达桃园龙科厂区共同打造大型电子纸模组生产线,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投产。
新型显示技术未来增长空间有多少?
面板企业稳固LCD技术的同时,还将大量资源投入到新型显示技术项目的建设当中,而这些技术未来增长空间有多少?能否成为未来面板企业的新动能?
首先,从目前面板厂商最为关注的OLED技术来看,其已在智能手机等小尺寸面板市场占据主导地位,在中尺寸领域需求也在持续上升中。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,今年OLED显示器面板出货量将达到340万片,较2024年增长69%。预计到2028年,OLED显示器面板出货量将达到810万片。
而Mini LED背光技术正在电视应用领域蓬勃发展,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,2025年,Mini LED背光电视出货量有望超过1150万台,占全球电视市场的6%。未来Mini LED背光技术还有望在显示器、平板、VR、车载显示等领域扩大渗透。
电子纸技术则具有超低功耗、护眼、轻薄、可挠等独特优势,在未来物联网、低碳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下,电子纸有望在笔记本、广告牌、单词卡、桌牌、胸牌、可穿戴设备等应用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至于Micro LED技术,目前其尚在发展初期,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,2024年Micro LED显示应用芯片产值达2790万美元左右,主要贡献来源仍是大型显示器。但展望未来,随着技术瓶颈的突破,以及车载显示需求具体化和AR眼镜全彩化方案日渐成熟,预计将带动Micro LED显示应用芯片产值在2029年增长至7.4亿美元。
小结
今年上半年,面板厂商持续稳固LCD技术,并加大在OLED、Mini LED、Micro LED、电子纸等显示技术的布局,通过丰富自有显示技术方案,稳固自身在未来显示产业的地位。
TrendForce集邦分析师认为,从统计情况来看,面板厂商在OLED领域的投资金额占比最高,其次是LCD领域,以及MLED与电子纸领域。
TrendForce集邦分析师预测,随着这些投资项目的开展与落地,面板厂的竞争力和技术水平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,而展望未来,面板厂还会持续地进行投资,预计会以OLED为主、LCD为辅的方式进行后续的投资规划。(文:集邦Display Irving)
。